日本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探索带 2014 年 第24 期2015-06-10 00:00:00 分享

自1999 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3 年,中国60 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 亿,占总人口的14.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老年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 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 亿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绝对数世界第一、进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高龄化和“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因此养老和老年护理等问题日益严峻。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城市失能老人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4%,农村为20%。一般情况下,3 个老人需要一位护理人员,以此计算我国需要1000 万养老服务人员,而目前全国所有养老机构人员只有22 万人,符合资格的仅2万人,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严重匮乏问题尤为突出。而日本于2000 年4 月开始实施“介护保险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基本解决了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后顾之忧,目前日本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尤其是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较好地解决了日本国内养老服务人才不足等问题。这对我国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日本老年保健福利政策的变迁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养老护理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60 年代初日本在实现“国民皆保险、国民皆年金”的全民保险制度,同时开始推进老年保健福利政策构建:在老龄化率为5.7% 的1963 年,日本政府就未雨绸缪制定了《老人福利法》,积极创建特别养护老人院,让在家庭难以照护的生活无法自理老人入院接受护理服务,同时,使上门为老服务制度进入法制化运作,此后,又对该法律进行了多次修改,不断充实完善相关内容;1973 年(老龄化率7.1%)政府实施了对老年人提供包括养老金给付与物价指数挂钩、提供日常生活公共支援服务等社会福利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推出了“老人医疗费支付制度”,规定凡年满70 岁以上或卧床不起的65 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医疗制度,该年曾被称为日本“福利元年”;由于“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造成老年医疗费用迅速膨胀,对医疗保险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1982 年(老龄化率9.1%)日本在颁布《老人保健法》时,取消了“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重新规定70 岁以上老人的医疗费由医疗保险、个人等方面共同负担;1994 年(老龄化率12.0%)以“充实居家护理服务”为目的,政府制定了称之为“新黄金计划”的《新高龄者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要求地方政府积极建设与完善提供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项目设施。针对需要护理老年人的增长趋势,1997 年(老龄化率14.5%)日本颁布了《护理保险法》,并且于2000 年(老龄化率17.3%)开始实施“介护保险制度”, 这项制度正在发挥着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日本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1.“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概况

1987 年5 月,日本颁布了《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社会福祉士与介护福祉士”这两个概念被明确定义,“社会福祉士”为国家统一资格,报考资格为学习过指定课程的福利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或通过国家考试的指定培训机构毕业生,社会福祉士的主要工作为关于社会福利的咨询、建议指导和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联络协调等工作。而介护福祉士为指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或从事护理工作3 年者在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后可取得的资格。但是指定培训机构毕业生的取得方式将在2015 年被废止,届时即便是指定培训机构毕业生也
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介护福祉士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使用专门的知识与技术对高龄者或残疾者实施护理行为,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介护福祉士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介护士从事简单的家政服务、身体护理等。中级介护士能够开展所有的护理工作;高级介护士除开展护理工作外还兼有部分管理职责,负责安排、管辖区内介护员的工作,参与对老龄者的护理。


2. 日本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与研修

日本在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方面规定,高中毕业经过2年制共计1600 至1800 个学时的专业学习,并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认证后方可从事介护工作。典型介护福利科的课程由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实习、特别课程等四大板块构成。基础科目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生物学等8 门课程;专业科目有社会福利概论、老年人福利论、残疾人福利概论、康复论,社会福利援助技术、社会福利援助技术演习、娱乐指导法、老年人与残疾人心理、家政学概论、家政学实习、医学基础、精神保健、介护概论、介护技术、形态别介护技术、介护实习等17 门课程。实习分介护实习和实习指导;特别课程科目包括急救看护,家族病理、临床心理学,生活与环境等7 门课程。


其实《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制定之时实行的是1500 小时培养计划,截止目前该培养课程已被两次修改。第一次修改是在2000 年,此次修改主要为了更好的应对《介护保险法》;此外,也开始了关于“介护过程”的教育。所谓的“介护过程”,是指把握使用者的状况、环境与需求,制定介护计划,然后实施该计划,以其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及修正等。经过此次修改,培养时间由之前的1500 小时增加到1650 小时。第二次课程修改是在2009 年,此次修改课程过程中,培养时间由1650 小时增加到1800 小时,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人与社会”“身心构造”“介护”三大板块,其中“人与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有“人的尊严与自立、人际关系与交流、社会理解”;“身心构造”包括“发达与退化理解、痴呆症理解、残疾理解”等;“介护”包括“介护基本知识、交流技巧、生活援助技巧、介护过程、介护综合演习、介护实习”,其中关于“介乎过程”的教育由原来的30 小时增加到150 小时。


介护保险法实施准则第22 条23-2 项规定,上门护理人员研修(1 级、2 级)课程是以上门护理人员习得介护相关知识及技术为目的的(1 级课程的设置是以加深在2 级课程中习得的知识及技术为目的的)。其中,1 级课程是230 小时(讲义84 小时、演习62 小时、实习84 小时);2 级课程是130 小时(讲义58 小时、演习42 小时、实习30 小时)。1 级课程中的讲义包括“涉及老年保健福利制度及服务、涉及残疾人福利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介护技巧、医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等;演习包括“居家介护支援演习、介乎技术演习、处境困难事例演习、福利工具操作方法演习”;实习包括“介护实习、涉及福利事务所及保健所等老年保健福利公共机构参观学习”。2 级课程的讲义包括8 个方面,主要有“社会福利的基本理念及提供福利服务时的基本思考方法、老年人保健福利及残疾人福利的制度、上门介护、介护技巧、家务事援助、咨询援助”等;演习包括“提供福利服务时的基本态度演习、介护技巧演习、关于制作上门护理计划等的演习、娱乐活动演习”4 个部分;实习包括“介护实习、老年人日间护理服务中心等提供服务现场的参观学习”。


通过比较介护人员基础研修课程与上门护理人员2 级研修课程,不难发现前者创设了“痴呆症理解、医疗与看护的联合”等科目,大幅增加了有关介护技术科目的学习时间。


三、上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上海在全国率先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2013 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为387 万,占户籍人口的27.1%,预测2020 年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542 万,其中80 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将达到77 万。目前,上海市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由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二部分组成,即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1.4 万名和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从业人员3.1万人,二者合计4.5 万名。


1.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

2013 年底上海全市养老机构共有7 万名住养老年人,从业人员共2.4 万名,其中养老护理员有1.4 万名,占从业人员的59%;后勤人员有0.48 万人,管理人员有1.26 万人,医护人员有0.2 万人,社会工作者有478 人。养老机构护理队伍中,0.38 万人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占养老护理人员总量的27%;具有上岗证护理人员0.84 万人,占总量的60%;未持证护理人员0.18 万人,占总量的13%。


2. 社区居家护理人员队伍

2013 年底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数约为28.2 万人,其中上门服务人数为26 万人,政府购买服务人数为13 万人,本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共3.1 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50 岁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约占总量的68%,50 岁以上及30 ~ 40 岁各占15%,30 岁以下仅占2%;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约占86%,高中或中专学历约占13%,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1%;从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看,绝大部分只具备上岗证书,具有养老护理员初级及以上国家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为0.34 万人,仅占总数的11%。上海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存在着“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专技水平低、劳动强度和职业风险高、年龄偏高、流动性高”等突出问题,这就极大的影响了上海市养老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目前,上海等一些中国大城市正面临着和日本上世纪70 ~ 80 年代相似的、急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对大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养老和护理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应对政策。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存在着年龄偏大、专业水平偏低等问题,无法胜任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更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高涨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法,不难发现与日本相比我国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中国和日本是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一衣带水的邻邦。进入老龄化社会40 余年的日本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制度实践方面走在我们前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研究日本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加快推进构建上海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和护理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康越. 日本养老人才队伍建设简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3).

[2] 朱海滔. 养老人才短缺: 老龄化社会新挑战[J]. 中国人才,2014(4).

[3] 高建. 日本社会福利人才培养: 经验与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

[4] 李洁. 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现状及人才培养展望[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

[5] 李林子. 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老年科学研究,2013(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