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推荐

智能管家魅力初现为老人开启新生活

发布来源:湖北日报发布时间: 2016-05-26浏览量: 413

图为:86岁的韩昌照老人拿起电话向养老服务平台订餐。(记者 胡蔓 摄)


  “互联网+养老”魅力初现


  “喂,是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吗?请帮我送一份午餐。”近日,住在武昌区秦园路社区团结村胡家湾8号2楼的韩昌照老人拿起电话,向侨亚“爱爸妈”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订餐。接到指令,服务平台立刻将老人需求发送到离老人家最近的秦园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盛好饭菜、装盒、打包,十几分钟后,中心工作人员彭娟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韩昌照老人手里。红烧鱼块、肉末豆腐、清炒小白菜,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午餐,86岁的韩昌照开心地笑了:“自从有了这个服务,我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了,每天变着花样吃,好吃又划算。”


  除了订餐,韩昌照老人还可预约上门测血压、测血糖等体检,以及理发等服务。


  “我们就像请到了一位养老服务管家。”武昌区积玉桥街的朱有生老人也感受到“互联网+”的新风。22日,老人用手机软件下单,通过服务平台预定了3小时的家政服务。“第二天就有家政人员上门服务。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收费90元,价格也公道。”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居家养老服务APP平台,涵盖了居家老人需要的诸多服务内容,智能医生、临时护理、生活家政等。


  侨亚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公司总经理刘全胜表示,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养老服务已然站在“云端”,“互联网+养老”新业态初现雏形。目前,全省有40个社区的26万老年人签约该服务平台,享受多样化服务。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截至去年底,湖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 1042.35万,占总人口的17.81%。全省人口正呈现快速老龄化之势,预计到2018年,湖北省将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湖北省民政厅调查,很多老人的最大心愿是,养老不离家。全省约有9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医疗、饮食、家政等成为居家老人的心病,如何解决,有待破题。


  “现状非常尴尬”,刘全胜直言,“许多居家的老年人无法得到满意的养老服务”。


  2015年,侨亚“爱爸妈”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研发上线,利用云平台,对居家老人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老人或子女预约下单、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全新养老模式。


  在秦园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店长朱江红打开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介绍:“考虑到许多老人不习惯使用互联网,目前,老人也可致电24小时服务热线轻松下单。”“这个一直在后方扮演大管家角色的云平台,其实是老人们需求的批发代理商。平台把可为老人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商家、志愿者进行整合,从中挑选一批物美价廉的服务资源”,刘全胜说,“老人的消费体验结果直接影响服务者的信誉,一旦发现侵害老人利益的行为,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退款,并将不良服务者列入黑名单,踢出局”。


  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在“互联网+”时代,养老服务模式正悄然改变。


  “‘互联网+养老’将着力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社会服务资源,满足老年人在安全看护、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全面养老需求,从而实现安全、健康、快乐的智慧养生养老目标。”省民政厅福慈处副处长程良波介绍。


  这是一种新型的养老解决方案。养老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琛徽认为,该方案有效弥补了当前传统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代表了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


  本月,湖北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通知》,其中强调,支持竞争力强、有实力的大型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体,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鼓励引导各类互联网信息平台商转型或拓展成为养老服务实体,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服务。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将鼓励依托‘互联网+’建立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省老龄办主任尹本武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

上一篇:北京市石景山区将新添一块养老用地
下一篇:上海长寿敬老志愿者指导中心以菜单化模式创新为老服务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