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推荐

听听各方说法社区养老面临哪些难题

发布来源:温州晚报发布时间: 2016-03-24浏览量: 615

  近年来,温州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具有温州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全市已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19个。


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人口老龄化加剧也使得老年人在医疗与养老上的服务需求和供给矛盾也日益凸显。相关调查显示,温州市绝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疾病。而此前两年,温州市有关部门也曾对包括衣食住行、学习教育、健身娱乐等在内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8%城乡老年人需要社区提供“医疗保健”,居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之首。


  每当天气晴好,走进市区白塔巷,总能看到一群老人坐在老房子的墙根下晒太阳,这些老人大多年迈体弱,腿脚不便。这里一带属于庆年坊社区,也是温州典型的老城区,出行便捷,出了巷子口便是熙熙攘攘的信河街。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带也渐渐地落寞起来,老巷、老房、老人成为这里的特色。


  鹿城区莲池街道庆年坊社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人。让人称道的是,社区里身体健康的老人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奉献余热,邻里之间情真意切、胜似亲人。社区里先后办起 “爱心食堂”、“爱心施粥点”、 “爱心驿站”,帮助孤寡及年迈体弱的老人。


  去年10月,为了使社区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康复服务,市中医院和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联合创建温州首家“康复小屋”,率先启动社区医养结合试点。但遗憾的是“康复小屋”运行数月来,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处于搁浅状态。


  “康复小屋”位于庆年坊文化礼堂二楼,使用面积仅20平方米,仅配备2张诊察床,2台治疗仪及一些简单的针灸设备。虽然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提供志愿服务,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服务需求。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因为康复小屋位于二楼,一些年迈体弱或腿脚不好的老年人上下楼梯也非常不方便,以致无法接受医疗服务。


  ■各方说法


  建议政府出台相应规范性文件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建平:

  “去年我们和庆年坊社区联合创建的社区‘医养结合’试点,但这个康复小屋的功能根本就没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温州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建平在医卫界别分组讨论时,对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难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就此,他建议政府出台医养结合“康复小屋”的规范性文件,来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康复小屋”不能满足老人需求


  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主任乐素贞:


  “康复小屋”未来该如何发展?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主任乐素贞有点迷茫。“康复小屋”原先设想的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由市中医院、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庆年坊社区三方联合创办,市中医院每周定期派出专家志愿者服务老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医生、护士、药师日常坐诊,医护人员还可根据需要上门服务,常见病的诊疗费用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后来由于场地限制,使得当初美好的设想没能完全实现。


  因场地限制未能参与试点项目


  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芬:


  说起社区“康复小屋”,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芬有点惋惜。她说,庆年坊社区推行的“康复小屋”原本是一个真正服务社区老人的试点项目,我们也非常看好。


  我们之前曾预想:在“康复小屋”配备各项必需的医疗康复设备,引进社保支付功能,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测血糖、量血压,指导患慢性病的老人科学用药、养生、锻炼。对于出行不方便的老人,医护人员还可上门服务,需要住院的老人帮忙联系上级医院……使社区老人在家便可享受到如同在医院一般的诊疗,但是最后因为场地所限,我们没能参与进来。

上一篇:苏豪健康养老产业园落户汤山度假区
下一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巨大市场需求

分享到:
排行榜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