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养老资讯

常州各项养老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发布来源:新浪房产发布时间: 2016-01-20浏览量: 412

“十二五”期间,常州积极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各项养老事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人人都会老,人人需要养老。目前,在常州全市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78万,超过户籍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十二五”期间,常州积极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各项养老事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


足不出户 居家养老“一条龙”


下午5点半,钟楼区天皇堂弄社区居民朱兆京,又如约迎来了家庭医生王雪霞上门,量血压、测心率、做按摩,一番简单的例行检查后,结果显示老人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朱兆京常年独居,平时腿脚不太利索,老人告诉记者:“王医生傍晚5点多钟下班了,从这里转转,看看我。”


从2011年4月起,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由简单的助餐,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钟楼区率先探索“上门助医”模式,重点为6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居民提供服务。截至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这部分重点人群的签约率已经达到83%。家庭医生王雪霞介绍:“一对一的家庭医生服务,对于居民来说是免费,民政上有一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民政会补贴给我们一部分费用。”


到2015年年末,常州共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13家,城乡覆盖率分别达到39%和25%。全市还建成172个助餐中心点,每月服务老年人超过11万人次。民政部们还搭建了12349虚拟养老服务平台,并在全省率先引入“APP+新型便利店+高速干线物流”的O2O经营模式,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思路。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娟介绍:“给老人提供助餐、家庭医生、即时服务、家政服务等一条龙的服务,特殊对象完全是政府进行补贴的,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比较低廉的居家养老服务。”


医养融合 机构养老更便捷


随着常州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的逐年上升,市民日常养老需求已经转为“护理+医疗康复”模式。近年来,我市加大建设“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并超额完成了“十二五”全市养老床位指标。


88岁的陈三凤,已经在钟楼经济开发区内的这家老年疗养院住了一年多。穿过房间外的走廊,可以直达配套引进的专业医院,可以为入住老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某老年疗养院负责人张莉介绍:“我们为入住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完成健康体检,医养结合起来,能够不出户,就进行体检看病。”87岁的老人恽萸芬告诉记者:“看病可以刷医保,住在这里的老人还有额外优惠。”


目前,常州已有各类养老机构113家,养老床位总数突破3.6万张,比“十二五”初期增加了2万多张,基本形成了“高中低均有、大中小俱佳”的格局。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4.1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数超过1.1万,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数46%,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常州市又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将重点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提升工程,提高养老护理员整体素质,并继续深化“医养融合”格局。


常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庄韧介绍:“到2016年末,我们全市的各类养老床位要突破370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要达到或者超过47张。”

上一篇:芜湖加大投入农村养老试水公建民营
下一篇:全球养老问题突出国外如何老有所养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