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营养老机构半数亏损
一方面很多老人想入住却囊中羞涩;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床位闲置
图片来源:原文
民营养老机构亏损面广。
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出台,我们该如何养老成为很多南京市民关心的话题。记者了解到,和全国情况类似,南京有半数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一方面是很多老人想入住养老,但却囊中羞涩;一方面是很多民营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经营困难。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数据:南京半数以上民营养老机构亏损
调查显示,我国民办养老机构40%长年亏损,能盈利的不足9%,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让不少资本看到养老行业的契机,然而在不少民营养老院负责人看来,用地难、租期短、收支不平衡,让养老院发展困难重重。
根据南京市物价局日前公布的民办养老机构经营成本抽样调查报告,14家接受调查的民办养老机构去年人均月缴费2696元,扣除人均月成本2443元,养老机构从每位老人身上可获利253元,按年算可达3036元。不过,总体盈利的背后是民办养老机构的苦乐不均,调查样本有7家亏损,亏损面达50%,7家盈利低的每年7万多,高的则达每年200多万。
收入方面,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构成民办养老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36%、32%和15%,合计占比达83%。支出方面,人工薪酬占比45%,管理费用、业务成本则分别占30%、25%。收支相抵,这14家民办养老机构去年共实现盈利536万元,平均每家盈利38.3万元。平均每家拥有43名员工的民办养老机构,服侍老人一年只赚这么点钱,凸显养老产业所面临的现实窘境。报告分析发现,影响民办养老机构盈亏的三大因素包括:房屋年租金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有的甚至无偿使用房屋;环境、设施与服务存在优劣之分,盈利的7家入住率都在80%以上,高出平均入住率10个百分点;收费标准是否适当,高收费不一定就盈利,只有满足不同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入住人群,才能提高入住率,摊薄成本,实现盈利。
案例:有的养老院办在农贸市场楼上
记者注意到,南京不少民办养老院在选址方面缺乏规划,往往哪边房租便宜就放在哪里,这就造成布点不合理,有的位于城郊接合部或是郊区不便的地方。就拿城区一家民营养老院地点来说,这家位于中央路附近的养老院处于农贸市场楼上,各种噪音此起彼伏,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老人养老质量可想而知,正因如此,这家民营养老院也一直床位闲置,经营困难。
“现在民营养老机构大多经营困难,我们也只是勉强维持而已。”南京瑞海博老年康复中心负责人张惠霞告诉记者,民营养老机构在运营时往往都会考虑成本,规模一大就需要解决资金回报问题。像他们这家养老机构投资上千万,几年运营下来,能做到不亏本就不错了,更别说上千万的资金回报了。现在民营养老机构最想干的是提高床位费,弥补成本亏空,但又不能轻易提高。记者从一家位于城北的大型民营养老机构看到,这里尽管各种健身医疗设施齐备,但因为价格较高,还是出现众多床位闲置的情况。
市民:好的民营养老院确实住不起
“我退休金才3000元不到,好的养老院住不起啊!”家住南京朝天宫的市民李元武告诉记者,很多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对住养老院一直有顾虑,其中经济上的顾虑确实不小。李元武说,现在好一点的民营养老院动辄四五千一个月,加上自己养老金还要再贴钱,孩子有时候再找他“啃啃老”,确实经济上有些差距。
对于市民反映的民营养老机构收费太高的情况,不少民营养老院负责人坦言成本确实降不下来,目前遇到最大的成本是房租,还有日益增长的用工成本。从房租看,郊区地、租金都比较便宜,但距离非常远,看望老人、配套的设施、交通、医疗、购物都不是很齐全,运作起来可能会存在很多不便,入住率也不算很高,如果在市中心则是规模大不了,核算、收入和支出是按平方来算,一个平方多少钱,这个成本太高了,床位一旦空置多,肯定亏损。
记者注意到,针对一些民营养老机构费用较高的情况,江苏也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15年,全省完成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的建设。南京50%的社区养老中心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全省13个省辖市均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明确在土地、融资、人才等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营运养老服务业,为民资进入市场扫清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