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阳节感恩活动后老人们在一起聚餐
在政协宜宾市四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熊金汶提交了《关于加快宜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提案中,委员提出了要加大扶持“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鼓励公立养老机构与民营养老机构齐头并进,探索“医养结合”的专业化养老模式,探索养老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传统文化养老及念佛养老等建议。
人口老龄化加重养老服务保障有待加强
“宜宾已经步入典型的老龄社会。”熊金汶在提案中介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宜宾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7.21万人,占10.56%;60岁及以上人口为68.73万人,占15.37%,均已远远超过国际标准值。
随着上世纪60、7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步入老年,加上一胎化政策的影响,宜宾市人口老龄化还将呈加快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宜宾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高达40%左右,养老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制约宜宾市未来持续发展后劲。
宜宾市长期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城乡劳动力大量向沿海、省会城市转移,在县以下城乡集镇和广大的农村形成了一大批无青壮年人的独居老人户,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实现,高龄老人无人照护的情况已十分普遍,养老服务保障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虽然宜宾市现已建立起相关老年人服务保障体系,但是总的来看,现有的养老机构,尤其是县、区、农村一级的养老机构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拓展服务范围扶持“居家养老”服务力度
提案中,委员建议把社会化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从老人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内容要从目前以求助、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居家帮助服务、暂托服务、医疗照顾服务、娱乐学习服务、情感慰藉服务一体化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可以包括上门服务(居家服务)、社区设施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日间护理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支援网络服务(如社区结对关心)等,方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利用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
委员还建议在城乡集镇等集中区域,通过出台政策引导,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准体系,统一配备公共服务设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乡镇(社区)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集中养老中心(小区),并实行分层星级式管理,以满足各层次人员养老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