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推荐

专家解答五大因素助推深圳银发浪潮

发布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 2016-01-13浏览量: 359

截至2015年末,深圳老年人口达到120万。银发浪潮加速到来,深圳如何应对?深圳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陈亚凯、副巡视员郑小霞、老龄委办公室主任高金德等12日做客《民心桥》栏目,就相关问题作出解答。



图片来源:搜房网


陈亚凯表示,深圳出现人口结构加速老化、老年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等诸多特点。为此,政府通过创新扶持政策,布局养老事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让老年人在深圳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大因素助推深圳银发浪潮


近年来,深圳一直在推进日间照料中心等和老年人相关的项目。有人认为,深圳号称全国最年轻城市,推进老年人相关项目是否过于“着急”?


陈亚凯表示,深圳的确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十多年前深圳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近年有所上升。深圳的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步显现。他解释,所谓的老龄化,是指老年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如果一个城市60岁以上老人占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7%,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个城市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陈亚凯介绍,截至去年底,深圳60岁以上户籍人口达到23万,占户籍人口6.9%。60岁以上非户籍常住人口95万,与户籍老人相加接近120万,占总人口6.6%。“从这个数据来看,深圳目前压力还不是很大。北京2014年已经达到22%,上海超过28%,广州超过了16%。所以,与北上广相比,深圳的老年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但陈亚凯指出,深圳的老龄化出现一些显著特点。一是人口结构加速老化。从成年型社会到老年型社会,全国平均时间是18年,而深圳是10年左右。根据目前的速度,深圳将在20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二是老年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因为数以百万计的深圳“拓荒牛”正进入退休阶段;三是户籍老人和非户籍老人人口严重倒挂,这和深圳目前的人口结构类似;四是空巢老人多,涉及生活习惯、子女出国等多种原因;五是高龄化趋势突出。2015年深圳人口平均寿命为80岁,高于国家平均寿命。


所以,老龄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深圳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每年资助老年活动项目上千个


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在深圳安享晚年,那么,深圳将如何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


对此,陈亚凯介绍,首先深圳的老年人文化非常繁荣,城市广场、社区公园随处可见老年人活动的身影。其次,深圳老年社会组织比较发达,目前在市区两级注册的老年组织1300家,占全市注册社会组织的40%左右,包括文化、科技、健康养生等各类组织。其中,不少老年组织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气,比如由核电站的专家们组成的秋之语合唱团,到欧洲、澳洲参加过多次国际合唱大赛。老年社会组织会员四十多万人,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好的业余文化生活平台。


再次,深圳的老年活动设施和经费都比较有保障。比如从2007年开始,凡合法注册、有明确主题,人数达15人以上的老年组织,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资助,每年资助的老年活动项目上千个。


此外,深圳将每年10月定为敬老月,结合重阳节组织各种各样的敬老活动几百项。如今年敬老月期间,开展了幸福老人计划、敬老文明号、银龄行动等品牌项目,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观点


退休人口剧增+气候适宜养老加速深圳老龄化


深圳老年人口增速为何如此之快?陈亚凯表示,深圳原来的老年人口相对较少,所占比例也远远低于全国主要城市。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深圳的平均人口年龄只有27岁,而根据2013年的统计,深圳的人口平均年龄为33.6岁。从成年型社会到老年型社会,全国平均时间是18年,而深圳是10年左右,在从成年社会向老年社会的人口转变过程中,深圳的速度要比全国快很多。


陈亚凯表示,这还因为数以百万计的深圳“拓荒牛”相继进入退休年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在深圳安家并选择在这里养老。此外,深圳的城市软、硬件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养老条件。


深圳市老年协会副会长谭家歆表示,深圳老年人口近年来呈井喷式增长,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大批年轻人来到深圳创业、就业后,因为中国人喜欢跟随子女养老的传统,以及儿女需要父母照顾孩子,随子女南下的常住老人逐年增长。此外,深圳冬季气候比较暖和,雾霾相对较少,非常适合老年人生活,不少候鸟式老人季节性在深圳居住。


虽然深圳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北上广不算很高,但是其领先于全国平均增速,也让未来深圳的养老问题形势格外严峻。而深圳的养老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机构养老床位仅为北京的约1/17、上海的1/20、广州和苏州的1/4,社会养老压力巨大。深圳将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银发浪潮?


记者获悉,早在“十二五”期间,深圳就已经先后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意见》、《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创新扶持政策,布局养老事业。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发展养老产业。


居民问答


1.如何申请幸福老人计划?


徐阿姨:我是一个社区舞蹈队的老人,我们舞蹈队有二三十个人,平时经常在社区组织活动,能不能申请资助“幸福老人”计划?怎么申请?


陈亚凯:民政部门每年都有“幸福老人”计划,由各区老龄办将各区活动报上来后,由市老龄办统筹分配,为社区老人活动项目提供一定的资助。2015年做了一些调整,按照各区老人构成,将资助经费分到区里,团队要先注册或到社区备案,然后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再到社区老龄办申请核准。


2.老年津贴标准是多少钱?


陈先生:我想问一下深圳的老年津贴标准是多少?


陈亚凯:一是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低保老人,每月给予300-5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二是连续四年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保险,最高可获赔10万元,现在已经有近8万老人受惠;三是发放高领老人津贴。从2011年开始,80岁-89岁每月发放200元,90岁-99岁每月发放300元,100岁以上每月发放500元。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区还给70-79岁的老人每月发放了100元的补贴。

上一篇:大连积极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下一篇:养儿防老过时加快社会养老服务建设

分享到:
排行榜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