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养老资讯

河北石家庄市力推养老机构照护规范

发布来源:长城网发布时间: 2016-01-13浏览量: 521

  导语: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压力的加大,养老服务成为民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日前,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制订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日常照护规范》通过审定,并于2016年1月1日发布实施,成为规范石家庄市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图片来源:原文


  石家庄养老服务走向“标准化”


  日前,以国家养老服务的方针政策为重要依据制订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日常照护规范》通过审定,并于2016年1月1日发布实施,成为规范石家庄市养老服务的基础依据。


  规范在综合国外和其他省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本着全面、实用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定了养老服务机构日常照护标准化规范内容。标准遵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国家标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协调一致。


  日常照护分四类


  日常照护类别包括:自理级照护(一级照护)、介助照护(二级照护)、介护照护(三级照护、四级照护、五级照护、六级照护)及七级照护。


  在护理等级的分级标准中,本标准参考了DB13/T2013-2014《老年人照护等级评定规程》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在充分考虑机构的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制定了分级标准。


  护理人员与老人配置标准:能自理老人的照护(护士)配置比例:1比10;半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1比8;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护员配置比例:1比6 ;每100-150名老人配置专业护士2名(具体人员数额视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分别递增或递减);每50-80名老人配置1名医生(视养老服务机构托收老人的具体情况安排);每90—100名老人配置1名照护员主管。


  新闻多一点:


  2016河北两会提案: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走多元化道路


  在2016年河北“两会”上,九三学社河北省委提交提案,建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建议,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形成以居家供养为基础、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集体养老、自己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再辅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办好保障性养老机构,推动“公建民营”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时上调养老保障水平,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


  同时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老年产业领域,推动老年产业发展。并倡导和鼓励老年人自立,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


  石家庄市老年事业促进会成立


石家庄市老年事业促进会揭牌仪式(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石家庄市老年事业促进会成立。该协会成立后,将会配合政府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养老机构依法依规经营,大力推广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及解决之策。此外,该协会还将发挥孵化器功能,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对养老机构兴办者进行业务指导和创业帮扶。


  京津冀签署协议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


  日前,在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上,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重点规划了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殡葬管理等10个领域的合作事宜。


  在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上,三地将协同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引导鼓励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转移,探索跨区域养老新模式,开展跨区域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加强老年福利和养老制度创制,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和户籍障碍,特别在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做好政策制度对接,促进制度体系渐进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发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作用,围绕京津冀打造互补互利的养老服务集群,鼓励实力强的养老企业走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河北临床医护人员尚存缺口


  无论是公办养老、民办养老,还是曾被寄予厚望的社区养老,在试图让河北1115.7万名60岁以上老人“老有所养”的环节中,医护人员的缺口不容忽视。


  据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去年数据显示,目前河北省注册护士共有11.1万人。2013年河北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去年的1.30增加到1.52人,但临床护士配备仍显不足。


  再从全国来看,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在英美国家,优质养老机构的人员配比甚至达到了一名失能老人配备1.5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但根据现有公开数据,当前全国养老机构人员不到100万,持证上岗的人数不足2万,缺口已达千万级别。“很多养老机构现在是通过‘先上车后培训’的方式来解决人员资质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招不够人,行业内护理员往往落入“先招人、再培训”的无奈境地。

上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注意:能赚钱的养老项目往往是诈骗

分享到:
排行榜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