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养老资讯

魁星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叫好又叫座

发布来源:新余新闻网 2015年10月08日 发布时间: 2015-10-08浏览量: 374

“居家养老”让老人老有所乐 

魁星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叫好又叫座  


文/图刘宇梅 记者王若刚

吴启贞(右)等人正在自娱自乐。


近日,渝水区城南办魁星路社区80岁老人吴启贞和老伴胡德和一起走进位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老伴上楼读书看报后,吴启贞则径直来到一楼的健身室,和67岁的球友李桂英打起了乒乓球。别看吴启贞年逾八旬,却身体硬朗,步伐仍很矫健。两人一板一眼,你推我挡,在乒乓球桌上玩起了“炒豆子”。玩了半个小时后,吴启贞放下球拍,从旁边桌椅上拿起一把二胡,在椅子上端坐好后,熟练地拉起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伴奏,随着音乐旋律的响起,与其熟稔的两位老妹自然地哼唱起歌谣。


吴启贞热爱生活,喜欢运动,从新余二中退休后,便长期坚持运动。退休后,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自去年8月魁星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一、二、三楼的各个活动中心少不了这位老人的身影。她最喜欢的游乐项目是打乒乓球、拉二胡、唱戏。停下拉二胡的手,吴启贞热情地告诉记者:“人老了不就图个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活动中心条件不错,玩起来方便,而且每天都开放,来这里玩的人很多,和他们这些老妹妹们玩,自己感觉不会老。”


来魁星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玩的老人每天都有数十人。其中81岁的黄德光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常客。以前,黄老的生活中并没有这么多欢声笑语,除了家里照料自己的保姆,他几乎没再认识其他人;儿子儿媳在外工作,逢年过节才回来一次,住上几天又匆匆远行;平日里最大的爱好是唱点新余采茶戏,因为与社会和他人接触不多,他的内心时常感到孤独。去年8月起,几个“爱说爱笑叽叽喳喳”的社区志愿者闯进了他的生活,黄老骤然扩张的“朋友圈”给他的生活打开了一道全新的门,鲜活的光芒涌入,焦虑的情绪缓解,老黄一下子有了很多听众。不管是讲以往的漫长往事,还是讲近来自己做的梦、身体的小毛病,他们总是耐心地听他“滔滔不绝”,还会为他打扫屋子,记录下健康问题。


“他们每个月来看我几次,跟我聊天说话,我自己都有活力多啦!”说起这些新朋友,老人家眼睛显得炯炯有神。这些社区志愿者来自魁星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如此,黄老还在这些志愿者的引领下,走出家门,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结识了许多“老伙伴”。


“活动室、阅读室、棋牌室、书法室、心理咨询室,三层楼啥都有。我自己最喜欢书法室了,也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过年,好多人家贴对联都是我写的呢。”向记者谈起这些时,黄老脸上满是骄傲,“现在没事就给几个要好的老兄弟打个电话,大家一起聚到中心玩,政府都倡导我们老年人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确实是给了我们一个空间来实现。”


“咱们这个养老服务中心是去年投入使用的,面积有270多平米,资金投入30多万元,周围几个社区的老人都会到这边来活动。尤其是节假日,我们会在中心组织一些活动与讲座,好多老人都反映特别好,在社区叫好又叫座。”魁星路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了活跃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根据老人们的特长、爱好,成立书法、舞蹈、球类、棋牌等兴趣小组,组织大家开展活动,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时,社区还在8个人流量较大的超市、理发店设立便民服务联系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肢体残疾者提供送米、送油上门服务,获得群众的赞许。

上一篇:养老体系改革路在市场多箭齐发方能老有所养
下一篇:在深化改革中壮大养老服务业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