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局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业备受大家关注,你年初提出继续实施机构养老“1+7+x”计划及居家养老“三位一体”建设,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陈学军:今年,我们继续推进机构养老“1+7+x”计划,对照敬老院转型升级三年计划安排,全力抓好百官、曹娥、道墟、章镇、丰惠、小越、崧厦7家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进度,目前区级社会福利中心特护房已建成,百官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小越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开展内部装修,道墟养老服务中心正在积极施工中,曹娥、章镇、丰惠、崧厦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从金融信贷、土地供给、服务用房、税费优惠、资金补贴、投资权益、人才培养及就业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激发民办养老服务热情。
在居家养老方面,坚持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机构、队伍、平台“三位一体”建设,今年将新增57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立项审批和申报工作,正在开展内部设施装修。
记者:今年我区被列入了省级“救急难”试点地区,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学军:今年,我区作为绍兴市唯一的省级“救急难”试点地区,立足托底线,努力补短板,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应急、过渡性救助,2月份出台了《上虞区“救急难”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全区围绕“建立一项制度、搭建一个平台、健全三项机制、完善五大政策”这一目标任务,在小越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面上全面铺开“救急难”试点工作,6月底已基本完成。全区建立起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研发搭建了“救急难”信息支持与共享平台,统一设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受理平台,建立起了“救急难”发现报告和快速响应机制,完善了医疗、临时、因病致贫生活补助等各类社会救助政策。
记者:在殡葬改革管理方面,你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学军:按照“转、疏、堵”这一思路,全力抓实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宣传《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意见》,引导全区群众转变观念。继续推进镇村生态墓地提档升级,对全区乡镇(街道)镇村公墓开展实地调研,共确定19家单建或联建镇村生态墓地作为本年度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进一步提升建设档次,提高骨灰入葬率。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违规坟墓集中执法整治,有效遏制私建滥建坟墓势头,整顿规范殡葬秩序。
记者: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你提出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三社互动”,目前成效如何?
陈学军:在社区建设上,出台了《上虞区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实施办法(试行)》,公布“村(社区)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27项,“村(社区)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40项,推动村(社区)职能归位。
在社会组织建设上,正式启用绍兴市首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培训、经验交流、信息共享、项目申请、成果展示等,加大对公益慈善类、科技服务类、文体娱乐类和参与社区协同管理类社会组织的培育。
在社工队伍建设上,开展第二届社工文化节,举办社会工作专题教育培训、社会工作知识竞赛,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曹娥街道德济苑社区建立社工实践基地,挖掘社区居民真实需求,深入有效开展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