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推荐

慈利九旬老兵赴京参加阅兵式:感慨长沙变化大

发布来源:潇湘晨报发布时间: 2015-08-20浏览量: 589

(原标题:一别70年感慨长沙不认得了)  91岁的老兵滕周权,曾在印缅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今年他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式,8月19日,他从老家出发去北京(详见本报8月19日A02版)。  


收拾好行李,带着家人的叮嘱,历经三小时车程后,滕周权来到长沙。上次来长沙还是1945年,抗日战争刚结束,他感慨,“现在的长沙,都不认得了”。  

上午9:00收拾好行李,等人来接他  上午9点,滕周权已早早起床,他利索地吃过早饭,收拾好行装,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等人来接他去北京。  


“要是没人送我回来,那我留在北京。”在慈利县江垭镇三双村的家中,滕周权调皮地和家人开着玩笑。  


“他很兴奋,很开心呐,我们也很为他高兴。”滕周权的大女儿滕新平正在检查行李。  


三套军绿色长衣长裤、两三双袜子、两条毛巾、一顶帽子、一个手电筒、一个笔记本、三五支中性黑色签字笔,这是滕周权的全部行李。  


“注意不要摔了,不要感冒,冷了就穿这个棉夹。”女儿们不忘叮嘱。  


中午12点,接过老兵之家志愿者送来的鲜花,带着志愿者为他制的抗战勋章,滕周权坐上汽车,开始期盼已久的“首都阅兵之旅”,此次旅程的第一站是长沙。  


下午4:00抵达长沙,感慨不认识了  滕周权上次来长沙还是70年前,那会抗战刚结束。  


他回忆,那时从慈利到长沙,走水路需要一天一夜。“现在走高速要多久呐?”他凑前问司机,当得知只要4小时左右时,他感叹“好快”!  


“晕车吗?”陪同的慈利县江垭镇民政所所长邓扬关心道。滕周权连连摆手,“怎么会,我是开过坦克的。”  


旅途中,滕周权还谈起当年从印缅回国的事。  


1945年,滕周权离开部队,除了个人物品,他还偷偷带回从缅甸战场上捡来的马牌手枪和一些子弹。  


途经长沙,滕周权住了半个月,“住在长沙慈利会馆,我希望在这里多结交些朋友”。  


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开展地下党工作带来很大便利,“在长沙慈利会馆所建立的社交关系,使得我能够顺利、及时地筹措军需”。  


下午4点左右,汽车抵达长沙,在此落脚歇息后,再从这里前往北京。看着周围已经变化的一切,滕周权感慨,“现在的长沙,都不认得了”。  


老兵故事  泸溪92岁老兵爱演讲爱打牌  本报长沙讯 92岁的泸溪县抗战老兵符隆乾也受邀参加9月初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8月19日下午五点左右,他来到长沙,由女儿符恩秀陪同。  


符隆乾是泸溪县洗溪镇峒头寨二组村民,出生于1923年,今年已有92岁高龄了。


18岁那年他入伍。1943年,他被编入国民党原73军77师某团炮兵连,成为一名弹药手,驻扎在长沙岳麓山。  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常德会战。那是1943年11月,在石门,他所在连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当时炸弹飞来,他与另外两名战友叠在一起。他被压在中间。在他身上的那名战友,眼睛被炸瞎。他们三人也是他所在连唯一幸存的。老人的记忆里,常德会战十分惨烈,“上一秒钟还看着战友在身边英勇作战,下一秒钟战友就可能牺牲了”。  


符隆乾在泸溪当地是有名的抗战老兵,经常有一些单位和学校会请他去讲抗战故事。老人家特别乐于去演讲。女儿符恩秀看来,老人开朗,身体硬朗,来长沙之前,老人还上山砍了柴火。早些天,当地政府给老人做了体检。结果显示,他除了有轻微支气管炎外,其他身体机能均正常。  


老人平时会跟村里小他20岁左右的人打骨牌,出牌的速度也不慢。老人在年幼的时候读过四年私塾,识字,所以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他最爱看湘西民歌歌手自己编写的民歌书籍,边翻阅还会边喊上几嗓子。记者颜宇东  

战地弹砖  


古天心阁城砖刻印章“民族魂”  本报长沙讯一方来自天心阁的古城砖,曾经历文夕大火与长沙会战。金石书画家汪东明将其创作成一枚“民族魂”巨印,并捐赠给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在建川博物馆,这件经历战争炮火洗礼的特殊作品将与台儿庄、腾冲等地的抗战城墙砖一起展出,共同见证那段烽火岁月。8月19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九三学社成立70周年,“民族魂”九三学社湖南省委抗战文物捐赠仪式举行。  


汪东明说,20年前,家住长沙天心阁附近的刘大爷曾从战后废墟里清拣一些城砖,垒自家院子后余下一些,汪东明便收藏了两块。  


今年,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汪东明决定以这两块古城砖为载体,镂刻两方巨印。一方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方为“民族魂”。  


为何会将“民族魂”巨印捐给建川博物馆?缘起于文化学者、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主持人王鲁湘的介绍。王鲁湘在微信  上看见了汪东明的创作,“建川博物馆收藏了台儿庄、腾冲等地的战地弹砖等遗物,唯独缺少长沙会战的见证遗物。”  


建川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设有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等抗战系列馆。馆长樊建川接受了捐赠。他介绍,这件作品将在正面战场馆和来自台儿庄、腾冲等地的战地弹砖一起进行展出。(潇湘晨报 记者 赵晶 实习生 姜雨婷 通讯员 刘欢乐 皮艳玲)

上一篇:大人恩怨未解 殃及晚辈兄妹被人强灌硫酸一死一伤
下一篇:重走滇缅路车队慰问湖南籍百岁老兵 送家乡特产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