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国家控制三公支出,公费开支的高端会务、接待骤然减少,社会公众消费也更趋理性,致使国内高端酒店业经营困难重重。2015新年伊始,本应受益于年会、会务等活动的高端酒店,更是在消费旺季出现了国内首例五星级酒店破产案例,据报道,浙江宁波的五星级酒店——雷迪森广场酒店传出了破产、老板失联的消息。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酒店业寒冬中“苦苦挣扎”的星级酒店。
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近两年国内高端酒店行业已供大于求,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局面。“八项规定”只是导火索,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供给过剩。大多数高端酒店诞生于房地产华丽的泡沫下,并非客源市场驱动。开发商指望公款消费给高端酒店带来暴利,高端酒店越建越多。酒店业产能过剩现象凸显,酒店行业的发展一度令人堪忧。来看这些数据:
在新新人类的出行及住宿选择时,网络成为了信息获取与订购的主要渠道,特别是移动端。用手机上网来进行目的地选择,用手机客户端作为订购酒店房间的工具,不仅是时髦,也是生活的习惯。根据专业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intel报告,七成左右的中国消费者曾在线预订旅游产品,近五分之一(19%)的消费者使用手机预订。
前面的集中主要的方式方法中,一众高端企业旨在通过这些举措增加自己的客源渠道,以期在众多行业企业中实现突围,笔者也希望看到这些“服务的高手”们找到自己的突破之举。然而针对开篇提到的,部分行业人士认为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供给过剩一说,与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另辟蹊径,顺势而为,直接将发展的方向指向行业外的其他商机——将部分过剩产能转入其他行业,如转型做医院、养老等。
有调研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几代同堂家族式生活模式正在向着现代的老少分住模式快速转变。空巢家庭普遍存在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生活孤单等问题。传统家庭结构模式的解体、空巢阶层的壮大,不仅对中华传统伦理,同时也对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提出了挑战。养老责任由家庭向国家、社会转移,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发展趋势。
北京旗舰项目包含7栋精装修养生公馆,共计3150套适老公寓,计划分三期推向市场。
已经投入运营的是一期5号楼和15号楼,由会议酒店客房改造,共800套养老公寓,出租率达到78%(网络信息),主要是针对活力型老人提供长租型精装适老公寓以及专业化的酒店式养老服务;
采取长租和短租两种形式,短租每月2800元起,长租总价60万元起。老人认租一套公寓,可获得两张业主卡,除可供两位老人同时居住外,还能获得每年两人次体检、120次温泉体验、基本医疗救护以及丰富的文化娱乐服务。
入住养老酒店的老人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租约期满后保证金全额返还。租期有长有段,短租的1年、3年、6年,长租30年,长租需要60万元到300万元(含租金和押金)。
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投建全资子公司江苏金陵旅游发展公司实施金陵天泉湖旅游生态园”项目,打造融高端酒店、生态旅游、会议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端生态旅居目的地,项目总投资10.14亿元,建设期6年,规划面积1269亩,总建筑面积25.78万平方米,由紫霞岭国际会议度假酒店区、玫瑰园养生文化区、小龙山原生态低密度住宅区三大核心区域组成。
开元旅业集团的总部位于杭州,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酒店集团。开元旅业旗下两大主营业务,包括酒店及房地产。
2014年初成立了杭州开元颐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标志着开元养老产业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天津开元乐居·颐养园于2014年于9月26日正式开业,现在已经进入全面预约入住阶段。
是杭州开元颐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的第一家养老型酒店,位于有天津“金三角”之称的天津市津南区津南经济开发区。养老院楼高5层,客房 98 间,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风格独特,在津南开发区的繁荣中,营造出一方静谧、安逸、舒适的家园享受。
在2014年初的宁波市两会上,宁波市人大代表、南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乐志明提出酒店向养老服务业转型的建议。他认为,一边是养老业床位供不应求,一边是酒店业产能过剩。而两者的盈利点其实基本相似:酒店靠客房、餐饮和康体,养老机构靠住宿、保健护理、餐饮。两者间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酒店通过转型进入养老服务市场,不仅自身可以持续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2015年中德高级养老护理培训班上,广东医学院养老产业研究院院长谢培豪表示,东莞乃至广东养老产业需求很大,但好的养老机构却少之又少,“将工厂或五星级酒店改建成养老院是完全可行的。”酒店部署转型养老机构希望得到政府支持。
东莞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东莞同济医院负责人温家慧就曾提出“酒店可向养老业转型”的建议,获得市长点赞。东莞酒店众多,目前不少酒店在谋求转型,发展养老产业或是一个方向。
从目前转型的养老酒店来看,多是高消费,比如:九华山庄主要面向北京养老市场,短租的1年、3年、6年,长租30年,长租需要60万元到300万元(含租金和押金);天津开元颐养投资有限公司将中高端养老酒店定位开发首选,每个房间月租4000-8000元左右(不含餐饮等个性化服务)。低于4000的产品基本没有,开元未来的养老酒店连锁经营,也主要在二线城市铺开,面向的仍然是中高端。
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酒店转型的养老同时都面向了高端呢?任何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既有的成功模式和商业战略,养老产业掘金者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真正靠养老的运营实现快速盈利的并不多。对于高端酒店业来讲,养老产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领域”,对于未来的发展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唯一模式就是直面中高端,因为比较富裕阶层的老人具有相对较高的消费能力
有些在旅游胜地的星级酒店转型的养老酒店多采用为活力老人提供旅游养老的商业模式。良好的环境是这些酒店的优势,但由于缺少居住配套以及家庭氛围等,无法让老人持续住下去。
根据相关调查,中国老人无论是否健康,他们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更青睐有能力提供优质健康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转型而来的养老酒店很多可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缺少紧急医疗服务,而那些相对市区较远的酒店则更是“鞭长莫及”。高端酒店转型养老的医疗配套是否跟得上,是影响老人的入住选择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