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养老资讯

北京市养老康复领域将推广服务机器人

发布来源:北京日报发布时间: 2015-07-09浏览量: 276

机器人将成为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力量。近日,市科委下发《关于促进北京市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首都地区将打造中国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


《意见》明确,将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创新,在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据《意见》提出的目标,2020年,将掌握一批国际前沿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研制一批关键零部件,形成完善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北京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本市将创新技术研发模式,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筹建智能机器人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构建3至5个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本市将重点攻克机器人结构设计、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安全与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届时,智能机器人成套技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20年,首都地区将实现研制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100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500项以上,制定标准50项以上。


首都地区还将重点推广服务机器人(包括专用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机器人将在物流、救援、监护以及医疗、养老、康复等领域“上岗”,并逐步形成3到5个机器人行业应用示范基地。


《意见》要求突破服务机器人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的技术瓶颈,使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机器人技术将着力突破仿生材料、智能人机交互、多模式识别等关键技术。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将在临床应用技术研究中得到大幅推进。机器人还将逐步进入人们的部分生活领域。


待机器人本体结构优化、机器人模块化控制系统、高效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后,将逐步实现自动化物流机器人生产。面向反恐排爆、巡检搜救等特种作业服务领域,机器人技术将着力突破空间自主移动、智能控制、多传感器融合等关键点。面向智能工厂领域的机器人,也将在工业数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规范等方面实现突破。


此外,通过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未来还将在京津冀地区形成3到5个各具特色的机器人技术产业集群。


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将不断提升制造业装备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对发挥首都创新资源作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服务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珍惜老年人这座“博物馆”
下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