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养老政策>地方政策

在互联网+养老中谋求双赢

发布来源:中国老年报发布时间: 2015-07-06浏览量: 470

吃饭有人送上门、看病买药有人陪、买东西打个电话就行……南京正在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通过建设养老服务网,整合家政、物业、餐饮、物流等行业资源,为全市120多万老人打造一个养老服务平台。老人只要拨打12349服务热线,或网上下单,就能享受预约挂号、家政服务、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针对性服务。


受传统观念和养老床位不足等因素影响,绝大多数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这种局面或将长期无法改变。因此,要想解决好养老难题,光靠兴建养老院不行,必须针对这个大多数群体开展工作,为他们提供全面而可及的养老服务。可问题是,这些老人居住很分散,且情况各有不同、需求五花八门,连信息收集都很困难,要想搞好服务,谈何容易?


另一方面,服务行业整体就业压力较大,家政服务、陪护等行业尤其如此,行业竞争激烈,职工难以满负荷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行业平均收入不高。可见,社会服务的巨大潜力有待开发,若为这些供给能力找到出路,则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职工收入。


有巨大的养老需求,有同样巨大的供给能力,缺的是连接供需两者的纽带,有了这个纽带,供给不再闲置,老人们获得服务也不再困难。而互联网可起到纽带作用,它一头连接供给,一头连接需求,可实现供需双方的无缝对接。南京市建设养老服务网,让两者各取所需、互惠互利,正是利用了互联网,将供需双方紧密结合的良好模式。


可见,通过 “互联网+养老”,完全可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这说明,养老问题不能简单当作难题看,若秉持“共赢思维”,就会发现,养老需求也是资源,也能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应借助网络和市场之手,做好“互联网+养老”这篇文章,为供需双方搭建好平台,并尽量丰富养老产品,提升服务能力和范围,以此来满足多元的养老需求,同时,要强化监督、规范市场,保障好老年人的权益。通过种种方式来培育好养老产业,使之逐渐成长壮大,养老难题有望被网络和市场破解。

上一篇:投入“价值养老”
下一篇:华人养老开启新模式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