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实施“以奖代补”扶持政策的通知
沪民福发〔2015〕2号 索取号:AA9102003-2015-001
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
为了扶持和促进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下文所称“养老机构”均指“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健康规范发展,引导养老机构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水平,现就本市养老机构实施“以奖代补”扶持政策,通知如下:
一、奖补目的
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实施“以奖代补”扶持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大力发展,破解有关瓶颈问题,创新服务管理方式,提高为老年人服务水平。
二、奖补原则
突出重点。重点针对当前困扰养老机构发展的医疗服务资源少、服务人员技能弱、运营管理水平低等突出问题,进行补贴支持。
体现导向。支持养老机构创新运作方式,开展医养结合,注重技能提升,走规模经营、品牌发展的道路,引领提升机构养老整体质量。
三、奖补范围
纳入享受“以奖代补”扶持范围的,为本市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须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1号)规定,经市或区县民政局许可设立、社团局登记,拥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符合《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规定。
四、奖补条件
申请扶持资金的养老机构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依法登记并且正式执业满6个月;二是市、区县社团管理部门年度验审合格;三是年度综合考评合格以上;四是当年无安全责任事故;五是当年无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面新闻;六是管理人员无违法违纪问题。
五、奖补项目与标准
(一)内设医疗机构奖
养老机构已开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由财政资金投入开设的内设医疗机构不予奖励,下同)。
养老机构新设内设医疗机构,经卫生计生部门批准投入正常使用的,根据内设医疗机构的不同类型,分别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对于设置护理站、医务室/保健站、卫生所的,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于设置护理院或者门诊部的,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各区县要提供相应资金保障,扶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
(二)招用持证人员奖
1.员工制招用持证养老护理人员奖。养老机构招用持有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高级等级证书的护理员,分别按持证人数乘以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资10%、15%、20%的标准给予养老机构奖励补贴。
2.员工制招用专技人员奖。养老机构招用医护、康复、社会工作等专技人员,按专技人员数乘以本市上年度最低工资40%的标准给予养老机构奖励补贴。
(三)品牌连锁经营奖
凡连锁经营机构数达2家以上,且单个机构床位规模50张以上,经过综合评估,服务对象满意、服务质量良好以上的品牌连锁经营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同时,每新增加一家机构,奖励15万元。
各区县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市级“以奖代补”扶持项目制定相应配套政策。
六、奖补经费的安排、发放和使用
(一)奖补资金来源。养老机构“以奖代补”扶持经费,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列入预算安排。
(二)奖补资金的核定、申请及发放。由区县民政局汇总所辖符合“以奖代补”扶持条件养老机构的奖励补贴额,向市民政局提出申请,每年申请一次,并及时拨付给养老机构。
(三)奖补资金使用。养老机构所获“以奖代补”扶持资金,应单列科目;其使用应符合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添置;养老护理员、专技人员的培训等支出;弥补机构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支出以及与为老服务直接相关的设施设备添置、维修保养等支出。
七、“以奖代补”经费的监管
(一)机构承诺
养老机构在申请扶持资金时,要对资金的规范使用作出承诺,按设立许可及管理权限分别与市、区县民政部门签订《承诺书》,每年一次报市、区县民政局备案。
(二)民政监管
对养老机构“以奖代补”扶持资金使用情况,按管理权限及区域,民政部门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检查,或者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养老机构“以奖代补”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年检查或审计面不少于30%,被检查或审计养老机构由随机抽样产生。
(三)财政监管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以奖代补”扶持资金拨付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
(四)社会监督
养老机构“以奖代补”扶持资金情况,由市、区县民政局按管理权限及区域,每年一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主动接受并逐步扩大社会监督。
(五)其他
养老机构在执业过程中有提供虚假材料、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等违反《上海市养老机构条例》行为的,一经发现、核实,将取消“以奖代补”扶持补贴,直至依法依规追回发放的奖励补贴。
本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二年。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财政局
2015年1月27日
上一篇: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上海市静安区关于进一步加大本区养老机构建设扶持力度的实施办法(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