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尤其是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国家的时间较长,近几年也开始进来重度老龄化的阶段。
欧洲发达国家最先开始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早在1865年,法国就第一个成为老年型国家,之后,挪威和瑞典于1890年、英国于1931年加入到老年型国家行列。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到1984年已有42个老年型国家,1991年已达48个,进入新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均加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1999年,是中国老龄化元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0%。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开始进入快速老龄化发展阶段。
我国香港,2011年长者人口达941,312人,65岁及以上长者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3%,长者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率4.8%。
世界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数量急剧上升是全球性(除非洲国家外),面临的社会问题都是相似的,中国较全球其它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独特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绝对数量多。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巨大,截至2013年末,我国老年人口正式步入2亿,据联合国预测,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2、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国完成这个过程仅仅用了27年。究其原因在于:抗战胜利初期毛泽东提出光荣妈妈政策,从而形成一批新生儿浪潮与1978年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叠加效果而致;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
4、城乡倒置显著。长期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影响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老龄化问题也是如此。城市的老龄化应高于农村,而在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这一方面体现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青壮年寻求发展机会而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
5、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基本大多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进入老龄化的,属于“先富后老”或者“富老同步”,而中国却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化,造成“未富先老”的局面,老龄化与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我国一个长期的问题,并且在2030-2050年期间经历严峻挑战,严重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突出,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数过多的双重压力。问题是共性的,问题的独特特征也需要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