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会员中心| 分享到:
欢迎来到,上海养老
养老资讯|养老政策|国外经验|智库动态|智库观点|行业交流
养老地产|智能养老|保健医疗|金融理财
养生之道|中医保健|运动健身|膳食营养|老年健康
旅游观光|娱乐活动|书画摄影|文学鉴赏|老年大学
招聘|培训|产品|学苑
网站介绍|联系我们|合作机构|隐私声明
当前位置:主页>行业动态>行业交流

谁是社工界的“权威人士”?

发布来源:中国社工时报发布时间: 2015-06-06浏览量: 1012

导读(ID:cnswer)我们这个国家,有为国分忧的传统。有人通过干事分忧,有人通过说话分忧,有人通过边干事边说话分忧。最后这种人,很多都是传说中的“权威人士”。


“权威人士”这个词近日火了,因为前几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和二版头条,专访了一个叫“权威人士”的人谈当前经济形势。据说这一专访给股民们吃了定心丸。

时报君(IDcnswer)当然不知道这里的“权威人士”是谁,不过社工界的“权威人士”有谁,倒可以聊一聊。这个,我们熟。

在此,时报君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社工界的10位“权威人士”。为什么说他们权威呢?因为媒体遇到关乎社工行业的事儿时,都喜欢找他们谈谈看法!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社工大咖不喜欢接触媒体!那就另当别论啦!


王金华

人物简介: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

观点:民政部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社工的薪酬待遇将得到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社会工作职业评价制度将进行改革调整,民政部门会与人社部等部门研究建立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评价制度,力争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推出。


王思斌

人物简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兼职副会长。

观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一般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相比,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有其显著特点,即以服务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解决和良好社会秩序建构,从而实践着服务型治理。


史柏年

人物简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观点:中国社工地位低的现实是由社工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决定的。首先,对职业定位的不明确或者过低,导致很多人不会选择这个专业,选择了不一定安心学,学好的也不一定在这个领域就业;其次,相应的配套制度不足。尽管现在也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但对参加考试人员条件的要求并不专业。准入制度的缺失导致培养与使用分家,在社会衔接上出现脱节;再次,尽管中国的社工人才建设近年来在专业教育方面发展迅猛,但多半是关起门来搞教育,脱离实际。这种孤立、超前的教育模式,反过来会使社会对社工人才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徐永祥

人物简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全国社会工作专家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理事长,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理事。

观点:我国各地开展的社区服务,基本上是体制内的、由街道主导一切的服务。街道或社区事实上成了一个新的无所不包的“单位化社会”。引入体制外的社会工作机构,大力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必将跨越社区单位化的陷阱,既能拓展社区服务项目,又可以切实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既能将社会服务覆盖到社区居民,又能及时关照到当今社会的困难群体和边缘群体。


史铁尔

人物简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教授,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天心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

观点:政府把所有的社会工作都包揽在自己手里,辛辛苦苦去做,结果还是动不动就出问题,工作效率提不上去,为何不转换思路呢?政府可将繁杂的社会救助工作加以分类,整理出几大类别来,然后由政府出面向民间招标,有实力、想做公益的民间组织都可来竞争,通过竞争就能筛选出优质的服务团队。政府可以通过对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引入,对社会救助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给出详尽的安排,并实施监督。


罗观翠

人物简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出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荣誉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专业总督导、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及总监等。

观点:2008年以来,广东社会购买服务突飞猛进,现在需要慢下来。社工机构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机构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不少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未能明确,为社工机构的管理、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其次,社工机构的服务能力还需培养,社工服务的成效与社工人才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另外,社工机构筹集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的能力还有待增强,有关部门也需要积极谋划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入社会领域,例如基金会、私人捐赠等。


朱静君

人物简介: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观点:广州的流失率我觉得比别的城市少一点,但流动率比较高。流失有两个层面,一是不再做社工,去做别的行业,二是离开了广州,还做社工。两者的比例没有具体计算,但估计别的领域流入社工行业的人才要比流出去的多。比如有些人在居委会考证进入社工团队,有些人社工专业本科毕业后去了企业,后来还是认可社工的团队氛围,又回到了社工行业,我自己的学生就有好多这种情况。有些学生毕业时对我说不想选择做社工,我说没有关系。但我要求他们去考证,这样你以后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归队。如果不考证,就可能离这个行业越来越远。


闾晓文

人物简介: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观点:目前政府给出的深圳社工指导工资为每月45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深圳资历不同的社工拿到手的工资在每月3800-4500元之间,2007年深圳社工行业起步时,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拿到3000元工资,当时还是有竞争力的,7年过去了,现在的工资对大学生而言没有吸引力了。


向荣

人物简介: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

观点:社会学让我明白了个体的命运和经历是造成人困惑的原因,而社工专业的方法又帮助我解决了人们受困扰的问题。在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社会工作这一来自西方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服务本地社会发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廖焕标

人物简介: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总监

观点:公益适合一群喜欢制定规则的人,在没有规则的土地上去耕耘。这帮人在耕耘的时候,不知道水有多深,所以这帮人要很有勇,我们说就像电视里的“清兵”一样,胸口有个“勇”字,一边学,一边做,一边总结。在公益里,没有任何事情是ready了才会上路。也只有这群公益人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让公益圈逐渐形成规范,成为一个专业的行业。


其实,权威不权威,全在每一位社工的心里。这里也不是什么上纲上线的定调,纯属时报君“闲来无事”,科普一下社工界的“大咖”和他们说过什么!当然,也仅仅是略点一二。所以,如果这里没有点到你喜欢的“权威人士”也不要过意吐槽吆!


本文为《中国社工时报》(IDcnswer)独家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谢谢!~

上一篇:建行养老金公司6月中旬营业
下一篇:养老项目如何找到适销对路的销售人员

分享到:
在线调查
你觉得养老房最重要的是什么?(来源腾讯大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