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妈妈人工受孕失败医患互吐心声
劳动报2016-07-07 00:00:00 分享

  “你多大了?家里是不是只生了你一个啊?”“在医院工作了六年,这是我第一次被这么频繁地问到自己的年龄。我知道,她在找孩子的影子。”李敏是红房子医院的行政工作人员,在陪伴拍摄一部纪录片的过程中,一位求子失败的失独妈妈这么问她。


  很多时候,社会难以坦然面对医学上的挫折和遗憾,痛苦的患者无法平静地和医生对话,医患关系“一错再错”。为了“突围”,一些医护人员决定勇敢地把脸对准摄像头,袒露他们的坚定与脆弱、自信和矛盾。通过镜头里的另一端,“失败妈妈”的哀愁与期许也深深触动着医生们。


图片来源:原文


  讲述和看见,也是破题医患关系的一种尝试。


  再生一个,让孩子“回家”


  2014年7月12日,一个水塘成了徐阿姨独生子的人生终点站。这个身高1.78米的男孩子为了救两个落水小孩,生命被永远定格在20岁。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对父母把自己关在家里静静地整理遗物,回忆着儿子生前的每一个细节,泪水哭尽。哀伤,到了晚上更加肆意汹涌,他们整夜坐着等儿子“回家”。走在路上,只要看到高高瘦瘦的男孩背影,徐阿姨就会忍不住上前去看看。手机里儿子的照片摸了一遍又一遍,仿佛这样可以感受到儿子的温度。直到去年,夫妻俩终于决定,再生一个,让孩子“回家”。


  她当时已经43岁,自然怀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几乎走遍了华东地区的所有辅助生殖中心,结果都是被宣告“卵巢功能已经衰退,取不到卵子!”


  在红房子医院集爱中心见到孙晓溪教授时,夫妻俩已经为了怀孕花掉了大部分的积蓄,然而生孩子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子宫对于他们来说,就代表着完整和希望。”孙教授倾听了徐阿姨的故事,明知这种希望很渺茫,但还是决定和这个家庭一起赌一把。


  等待的日子不再悲痛欲绝


  自从儿子去世,徐阿姨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生理期几乎中断。经过孙教授的悉心治疗,她慢慢有了正常的月经周期、有了第一个卵泡、拥有了5个胚胎。在这漫长的几个月里,纪录片《人间世·选择》开拍,摄像头全程记录下她的故事。


  第一次取卵是去年6月,当时成功配成了一个胚胎。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徐阿姨总共取了三次卵,每一次,都要强忍针刺的剧痛,坚持不打麻药。虽然医生告诉她,小剂量麻药对卵子质量其实没什么影响。


  正当大家满心期待着正式移植的日子时,徐阿姨被查出了宫腔息肉,又一次躺在了无影灯下。看着她惴惴不安的样子,医生心里着急,脸上却笑着说“好事多磨”。


  从夏天一直等到冬天,徐阿姨的子宫内膜环境终于恢复好,胚胎顺利地移植到了徐阿姨的身体里。春节的时候,徐阿姨告诉李敏,“我怀孕了!”


  整整一年中,在那些待孕的日子里,徐阿姨一次次和医生谈起儿子的往事,那些时候,她看上去不再悲痛欲绝。为了这个未知的小生命,夫妻俩每次来上海都挤在医院附近几十块钱一天的小旅馆里,房间里除了床什么也没有。旅馆里住着很多从外地赶来做试管的患者,她们彼此熟落,谁成功怀孕了,谁失败了,谁流产了,徐阿姨都门儿清。在这些病友身上,徐阿姨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那一刻医生多沮丧


  春节过后,大家聚在孙教授的诊室里,都高兴坏了。可是没想到,怀孕40多天时,胚胎停止了发育。从B超室出来,徐阿姨一句话没说,躲在角落里流泪。“与死亡一同到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令人窒息。”那一刻,医护团队的沮丧和难过并不亚于病人本身。


  李敏与徐阿姨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在集爱门口。徐阿姨说,她要回老家做手术流产,养好身体继续回来移植。“你家里就你一个,不在爹妈身边,就多给你家里打打电话。你不知道他们多想你。”这句临别赠言,让习惯了来去匆匆、看多了生死离别的李敏感觉嗓子眼一下子堵住了。


  “生而为人需要勇气。”红房子医院院长徐丛剑说,在医疗的原生态中,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容易被人忽略的失败。当双方都站到镜头下,说出心里话,看见彼此的故事,偏见的外衣终将褪下。

标签: